SDDC法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最高可达60米!
2017-12-04 来自: 陕西岩泰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986
SDDC工法简介:
SDDC工法学名称作“孔内深层超强夯法”,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方法。该方法先成孔至预定深度,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强夯或边填料边强夯,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体。该法对桩间土能够实现两次挤密,具有锤体自重大(10吨以上)、成孔和成桩直径大(成孔直径1.2m;成桩直径1.8m)、且施工可靠度大的特点地基处理后承载力高,整体刚度均匀,沉降变形小,根据SDDC工法技术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检测数据,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限定在600kPa以内。但在工程实际实验中取得的数值还更大些,如:灰土桩承载力特征值3000kPa(s=2.57mm),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0 kPa(s=8.57mm);素土桩承载力特征值为750 kPa(s=6.27mm)。
SDDC工法应用领域
孔内强夯法能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层的地基加固处理,如大厚度的黄土、杂填土、液化土地基、和各类软弱土、湿陷性土以及具有酸、碱、盐腐蚀的地基,还可应用于具有硬夹层的不均匀地基、石料及废料回填垃圾的地基等。其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楼、写字楼、大型储罐、电厂大型冷却塔以及工业厂房、烟囱等。
SDDC处理深度新突破
孔内深层强夯处理技术处理深度已成功突破40米,设备通过改进之后处理深度最深可达60米,能有效解决大厚度湿陷黄土处理难题。
不脱钩式强夯机夯实优势:
安全:施工中如遇塌孔无需人工下坑掏锤,破解因人下坑的安全隐患。旋挖成孔后,一律采用钢筋网遮盖杜绝人、物掉坑。
高效:施工无需人工挂钩,节省夯锤起升间隔时间,提高施工效率。
SDDC(孔内深层超强夯法)施工工艺简单,采用橄榄形锤冲击成孔,成孔速度快,效率高,其单桩承载力大,消除湿陷性效果显著,并且该方法可以就地取材,凡是无机固体材料如土、砂石、碎砖、混凝土块、建筑垃圾、工业废料及其混合物均可采用,与钻孔灌注桩等其它方法相比,该方法可节约钢材、水泥,减少开挖基坑和成孔时的土和泥浆外运,降低了工程造价,大大节约了工程费用。
施工现场干净,无泥浆污染,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,施工公害小,而且该方法可大量消耗废料和垃圾。
因此,无论是从经济技术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来看, SDDC工法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地基处理方法。
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比较普遍,建议在全国推广使用SDDC法处理地基。在遇到杂填”、“软弱”、“湿陷”、“液 化”及“膨胀”等问题的处理,还是具有“腐蚀 介质”、“地下水”、“大厚度”建筑垃圾及块 石高填方等疑难地基的处理地基时,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效果不理想或工程费用高,而SDDC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。采用SDDC法处理地基时,可采用废弃土、建筑垃圾为填料,节省了建筑材料,减小环境污染。SDDC法对桩周土有良好的挤密效果,使桩周土的承载力提高,土压缩性减小,消除湿陷性效果好,处理深度深。
业务范畴
业务范畴